
赋能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当前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新使命,在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智能制造更是成为“风口”聚集地,其中产业机器人的发展势头尤为强劲。建筑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农业机器人……一些企业正在加快机器人全产业链布局,以期通过科技创新打造新的竞争优势,让“中国制造”走得更远。
智能制造再成风口
产业机器人势头强劲
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力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提出,力争到2020年,一系列人工智能标志性产品取得重要突破,在若干重点领域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融合进一步深化,产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
据记者了解,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组织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升级工程,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和先进适用绿色工艺、技术、装备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安全、绿色、集聚、高效发展。
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过程中,智能制造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在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方面,我国将围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工业基础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在业内看来,智能制造和机器人已经成为制造强国的关键,也成为国际竞争的制高点之一。事实上,一些外资巨头早已展开布局。比如,三菱电机推出AI技术品牌“Maisart”,在生产准备、生产、质量管理等各个工序充分利用AI,实现智能制造。此外,三菱电机还与国资委机械工业仪器仪表综合技术经济研究所合作成立了“前沿信息技术在智能制造应用联合实验室”,今后将在智能制造领域建设开放性平台,加强与中国企业建设智能工厂的合作。
巨大的市场空间下,中国企业也在加大投入力度。如,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东生日前表示,TCL是以制造业为基础的科技产业集团,计划在未来三年投资800亿元在半导体显示、人工智能、大数据和智能制造领域。
“机器人革命”时代已经来临,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如何加速迈向“中国创造”?
据了解,国内企业在布局产业机器人上展开了大手笔。比如,碧桂园集团计划五年内在机器人领域投入800亿元,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建造、社区服务和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当中。
打造全产业链生态圈
建筑机器人等成亮点
中国电子学会指出,当前我国机器人产业主要集聚区为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东北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六大区域。其中,珠三角地区机器人产业具有较强的发展基础,以深圳、广州、佛山、东莞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在创新力和影响力方面居国内领先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粤港澳大湾区正在成为机器人产业落地发展的重要核心地。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推动制造业智能化发展,以机器人及其关键零部件、高速高精加工装备和智能成套装备为重点,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培育一批具有系统集成能力、智能装备开发能力和关键部件研发生产能力的智能制造骨干企业。
其中,碧桂园集团全资子公司广东博智林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智林机器人”)已经发展成为行业领先企业,其机器人谷项目更是致力于打造中国机器人和智能制造行业的“硅谷”。据了解,目前博智林机器人核心业务包括家庭服务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农业机器人、建筑机器人和AGV工厂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
作为房地产巨头,碧桂园将新一轮“创新引领”的角逐点放在产业机器人上,引发了业界广泛关注。广东机器人产业协会秘书长廉迎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在全国属于比较领先的地位,从聚焦主业的角度做建筑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较为符合碧桂园本身的产业需求,显然更加细分,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加速其转型落地。
建筑机器人是碧桂园聚焦主业加快转型升级的“一盘大棋”。据了解,碧桂园建筑机器人开发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围绕碧桂园自有的建筑工艺,拆解为两百多道工序,将实际应用场景中较为危险、重复率高的工序由机器人代替完成。目前,碧桂园已经开始安排生产适合机器人使用的铝模、顶架、爬架、墙板等。AGV运输机器人、地面整平机器人也已在部分高质量建造体系项目的工地里投入试用。
用机器人建房子的“智能建造”场景有望从梦想变成现实。“我梦想着建筑工人承担的繁重的、重复的劳动,可以由机器人完成……首先,它符合我们对零伤亡和安全的追求;第二,能提升我们的质量;第三,能提升我们的效率。”“未来,要像生产汽车一样生产房子,最重要的是要提高发展质量和竞争力。”碧桂园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表示。
在业内人士看来,碧桂园探索“智慧建造”和“无人建造”,将新型建造方式与智慧化、数字化、AI等前沿科技集成融合,是在积极抢占行业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制高点。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领先的建筑市场,人工智能和建筑机器人的深度融合,将大大提高建筑领域的劳动生产率,并节约大量成本,极大地提升建筑质量。如果未来建筑机器人能普遍加入到房地产建筑行业,消费者也将能买到更具性价比的房子。
杨国强坚信,地产业“机器人”时代的到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这项战略一旦在未来全面落实,不仅会成为碧桂园地产业务的绝对竞争力,更会对整个地产行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助力经济的高质量增长。
事实上,除了建筑机器人,博智林机器人正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平台,打造覆盖机器人全产业链的生态圈。其开发研制中的产品还将应用于餐饮、物业管理、医疗、农业、智能家居、制造业等领域的机器人、智能设备及系统。
行业间协同发力
尽早实现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业内人士认为,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智能制造是目前国内制造业和服务业确定的转型方向。不过,在制造业领域,绝大多数行业的机器人智能制造解决方案都未普及,需要加强各方协作,突破研发短板,尽早实现产业机器人大规模商业化应用。
首先,创新引领发展离不开科技支撑能力的提升。对此,今年要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强化原始创新,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机制。
“至2023年底,博智林机器人将在机器人谷引入上万名全球杰出的机器人专家及研究人员。”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兼博智林机器人总裁沈岗透露,机器人谷项目建成后,将实现从机器人人才培养、核心技术、本体研发,到核心零部件和机器人本体生产制造、各类场景系统集成和实践应用的全产业链服务平台,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不容忽视的是,业内人士也表示,实现产业机器人的大规模商业化应用仍需时日。
以建筑机器人为例,杨国强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加强对人工智能和建筑机器人深度融合的引导和支持。加强建筑机器人基础性课题研发的引导,促进产学研用的结合,逐步实现建筑工地施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建筑行业协会和高校等相关机构则需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
廉迎战指出,目前各类机器人还未在全社会进行大规模应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成本的问题,如果能够将每台机器人的成本降至3至4万元,那么很多企业就能负担这个成本,机器人的市场前景也将更加广阔。
机器人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投入和横向合作,成为抢占行业制高点的重要举措。业内认为,目前国内机器人行业力量分散,竞争力弱,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化问题不容回避,必须通过并购提升核心竞争力,整合产业链,形成集聚效应。
值得一提的是,博智林机器人目前已与业内十几家机器人企业达成收并购意向,强强联合,共同构建机器人产业新蓝图。在多方合力之下,“我国的机器人产业将在未来3到5年内迎来较大规模的发展。”廉迎战表示。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3月24日,河北省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认真贯彻落实省领导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塞罕坝森林草原防...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日前,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公安厅、省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省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河南省农药兽...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3月24日,记者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2月份,全省财政总收入572 6亿元,同比增长15 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 5亿元,同比增长...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之间的合作,会擦出怎样的火花?郑州的高校与洛阳、三门峡等地的优势资源、产业联合,又...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郑州有的路段路灯不亮,是啥原因?大河报·豫视频刊发路灯的烦恼系列报道后,引起众多市民和网友的关注,有多位市民反映了身边...
-
河北压实责任做好森林草原防火工作 切实履行森林草原防火主体责任
2022-03-28 11:18:59
-
河南开展农药兽药使用减量专项行动 全面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022-03-25 09:42:22
-
2月份河南财政总收入572.6亿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96.5亿元
2022-03-25 09:41:26
-
河南科创领域再有“大动作” 省重点实验室再添3家
2022-03-25 09:37:58
-
郑州市路段路灯不亮问题如何解决?能否将全市路灯统一管理?
2022-03-25 08:28:21
-
【新要闻】中国开封第40届菊花文化节第一次筹备会召开
2022-07-01 08:12:22
-
山川乡打造“5分钟旅游党群服务圈” 使基层党建整乡推进
2022-07-01 08:18:59
-
天天快讯:楼阳生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调研
2022-07-01 07:50:42
-
热头条丨2022年6月,河南省政府出台了这些重要政策
2022-07-01 07:38:39
-
热点评!北京653套面向毕业生保租房开放登记,这些月租金2000-3000元的保租房长什么样?
2022-07-01 08:02:08
-
世界时讯:A股下半年行情有啥期待?
2022-07-01 07:40:24
-
【世界新要闻】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院项目开工
2022-07-01 07:39:01
-
看热讯:加大防汛隐患排查整治力度 确保南水北调中线安全度汛
2022-07-01 07:47:43
-
焦点速读:河南GDP增长7%的“小目标”咋实现?看看省委咨询组研究员、省社科院原院长张占仓的思考
2022-07-01 07:36:57
-
全球关注:中国预制菜(肉类)产业基地缘何“花落”原阳?
2022-07-01 07:43:13
-
【全球播资讯】扎实推进 两稳一保丨河南预制菜 火候到了 如何掌勺
2022-07-01 07:56:58
-
湛江:红色引擎赋能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吹响基层治理“集结号”
2022-07-01 08:02:26
-
大鹏新区:锻造高质量发展引擎 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越来越足
2022-07-01 08:00:38
-
云浮全面实施党的建设“六大工程” 推动党建引领“多网合一”
2022-07-01 07:59:03
-
广州南沙首批“示范运营车辆标志牌”颁发 加速自动驾驶技术成果商业化落地
2022-07-01 07:57:58
-
广东推动县级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 建100个省名中医传承工作室
2022-07-01 07:56:19
-
云浮九项举措服务涉外企业 “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提供便利
2022-07-01 07:54:15
-
广东今起施行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开办企业已实现全流程电子化
2022-07-01 07:52:55
-
广东再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十大行动 创业担保贷款最高可贷500万
2022-07-01 07:51:32
-
广东进一步加强革命文物系统性保护 让革命文物元素能感知、可体验
2022-07-01 07:46:47
-
当前热讯:3000元 谷歌Pixel 5a屏幕翻车:官方延保一年
2022-07-01 07:13:52
-
【天天报资讯】时隔六年《保卫萝卜》上新 老游戏如何抓住新玩家
2022-07-01 07:04:26
-
焦点热文:消息称iPhone 14会在中国卖爆:经销商支付苹果有史以来最高定金
2022-07-01 07:07:37
-
焦点速递!虚拟主播加入“反诈”队伍 数字人赛道“卷”起来了
2022-07-01 07:05:43
-
环球速读:华晨汽车重整方案表决 部分资产曾多次流拍
2022-07-01 07:10:34
-
实时焦点:监管部门多措并举支持民企债券融资 专家预计全年民企信用债发行或超6000亿元
2022-07-01 06:57:45
-
天天播报:上交所:不断创新资产证券化 盘活资产方式
2022-07-01 07:15:36
-
当前快播:超2.9万位投资者参与“跨境理财通”试点 港澳个人投资者持有境内理财产品达1.59亿元
2022-07-01 07:06:13
-
环球观察:恒大地产珠三角公司在建项目100%复工 业内称:销售“回血”才是核心
2022-07-01 07:03:12
-
天天消息!版面秀|7月1日 悦读今日郑州晚报
2022-07-01 06:5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