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皮书丨中国品牌车企何以逆袭?
2022-04-15 15:49:51 来源: 新华网
关注河南热线

中国品牌在汽车领域愈发向上是众所周知的事情,究其原因是,“使用”+“安全”是中国品牌逆袭的两大法宝。

安全体现于事故,事故诞生于环境

据中汽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测评蓝皮书》中数据显示:

① 中国交通事故主要发生在城市道路上,占比为47.47%,其次为公路,占比为24.68%。

② 事故形态中,刮撞机动两轮车/三轮车事故比例高达57.4%,刮撞行人占比19.54%。

③ 排在前三位的乘用车相关事故场景为:穿行遇从右侧来的目标物(17.29%)、穿行遇从左侧来的目标物(17.23%)、与前方正常直行的目标物(9.10%)。

显示,大多数事故都是机动车穿行于城市道路或公路,刮撞从两侧突然出现的两轮车/三轮或行人。所以,对于中国交通环境而言,汽车安全不应只局限于保障车内乘员员的乘员保护方面,还应瞩目于保障弱势交通参与群体的安全保护上。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安全的新挑战

当前,汽车“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兴未艾,各方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占新车销售比例跃升至13.4%,同比增长8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至784万辆,占我国汽车总量的2.6%,占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一半左右;无论是被动安全,还是新能源汽车具有优势的主动安全,其安全性能愈发受到关注和重视。以2021年度新能源汽车厂商零售销量榜单为例。

通过榜单我们可以看出,2021年新能源厂商零售销量榜中前15位,目前在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包括EV、PHEV、增程式)中,中国品牌的产品占比高达75.2%。所以,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性能表现在某种意义上就代表了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的安全表现。

中国品牌在安全上到底表现如何?

中汽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测评蓝皮书》中数据显示,中国品牌的五星占比在2006年版C-NCAP为12%,2009版C-NCAP为40%,2012版C-NCAP为71%,2015版 C-NCAP为65%,2018版为76%。呈现现出一定的上升趋势,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国总体车辆安全性能的提升。

其次,在2006年,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得分率差值为15%,这也是自2006 版实施以来,两者差距最大的一年,在随后的数年间这一差距在逐步缩小,具体表现在2009版为8.12%,2012版为5.16%,2015版为4.76%。截至 2021年12月份,乘员保护方面平均得分率差距已经缩小至3.21%。这说明看中国品牌对合资品牌呈追逐趋势,且在被动安全方面的差距越来越小。

最后,在C-NCAP(2018年版)测试中,电动车被动安全性能表现良好,通过紧凑型轿车、中大型轿车、紧凑型SUV以及中大型SUV分类来看,只有在紧凑型轿车这一类型中,新能源车的得分率略低于燃油车,分别为86.4%和88.3%,而在另外三款车型中则全部高于燃油车平均得分率,分别为93.5%和91.3%、90.8%和89.7%、91.8%和91.2%。

在主动安全方面,紧凑型轿车中新能源汽车与燃油车平均得分率在70%以上的水平;中大型轿车中新能源汽车得分率高达99%,燃油车为87.7%,相差近 12%;紧凑型SUV和中大型SUV测试结果趋势与中大型轿车相类似,新能源汽车的平均得分率均比燃油车平均得分率要高10%左右。

通过数据分析,中国品牌在安全性能上的表现虽然还没有超过合资品牌,但其表现已经极其接近于后者。中汽中心认为,假以时日,让中国品牌在技术上多发展一些,其安全性能超过合资品牌便指日可待。新能源方面,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风头正劲,在主动和被动安全性能方面表现都优于传统燃油车。可见,安全性能已成为了中国品牌逆袭的主要推力之一。

中国品牌的产品用起来好不好?

中汽中心发布的《中国汽车测评蓝皮书》中数据显示,在CCRT(2018版)测评中中国品牌的得分与总体差距不大,在现行测评规则逐年升高的背景下,于2020年得分超过了80分。轿车方面,中国品牌2018年总分平均分为79.5分,仅次于德系、日系;在2021年总平均分达到了83.9分,超过了总体平均分,位于第二。在SUV/MPV车型中,2018年总分平均分为78.6分,低于总体水平的80分,在2021年则达到了82.9分,略高于总体水平。综合来看,中国品牌的产品力正在逐年提升,在各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步的同时保持着强劲的上升趋势。

此外,据第三方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954.3万辆,占总体市场份额44%,同比上升6个百分点,数据表明中国品牌产品力的提升得到了消费者的正向回馈,更好用的产品是逆袭的另一个主要推力。

居安思危,中国品牌的未来是拔高

近年来,中国乘用车市场逐渐进入了以增换购为主的存量市场。

在过去,产品主要集中于5-8万和8-12万区间的中国品牌,可以凭借物美价廉的特性于20-29岁人群中备受青睐。而现在,随着新购用户的减少,由于经济能力的提升换购用户的选择价格更高的车型,两因素叠加,使中国品牌拔高需求迫在眉睫。中国品牌从多年前就已经着手于技术积累,安全性能和产品力的持续进步,仍然会是推动品牌逆袭且向上的关键推动力。